跟朋友合伙做餐饮?没想清楚这四点都是在玩火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9-04-12
阅读量:3844
作者:资讯小卡车

“你想让我收拾这个烂摊子就别想要钱,我过不好,你也别想好过。”

听到这句话,小菊感到既吃惊又陌生,面前这个跟自己认识十几年的闺蜜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中国式合伙&中国式散伙

起因是她们在半年前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当时小菊辞职后想创业,就找到了多年的好闺蜜小芳,当时两人一拍即合,凑了20万,没谈股权没签协议就开干了,从选址,装修,筹备,开业。

本以为奶茶行业利润高,又得时下年轻人的追捧,生意应该很好做。但是由于两人都是初次创业,又没有餐饮行业经验,经营靠的是想当然,结果开业就连续亏损,经营的压力也最终让这对闺蜜走上了相互抱怨的道路。

小菊觉得小芳当初选的位置有问题,人流稀少,导致生意稀少,而小芳则怀疑是小菊在采购的时候中饱私囊,一来一往之后,小分歧就被慢慢放大了,两个原本情同手足的闺蜜开始了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节奏。

最后,小菊忍无可忍,就提出了分家,她要退出,让小芳把当初她合伙的十万块钱退给她,但是,这时才想起当初开店是没有签过任何协议,也没有商讨过退出机制,小芳拒绝退钱,说钱这几个月已经亏完了,你想让我收拾这个烂摊子,你就别想着要钱…

又一次“中国合伙人”拆散了一堆塑料姐妹花,似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流传着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最后反目成仇的案例,不禁让人自问,为什么朋友合伙做生意,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呢?

成功的合伙各有各的成功,但是失败的合伙,一定逃不了这个两个原因:


跟朋友合伙做餐饮?没想清楚这四点都是在玩火


一、情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许多朋友间的合伙,大都是始于酒桌,要么是姐妹闺蜜基于对现状的不满,抑或是哥们几个眼红他人的一夜暴富,于是一顿觥筹交错,推心置腹,一人提议创业改变现状,另一个应声附议,双方击掌为盟,没精打细算过创业的柴米油盐,却幻想着成功之后“好嗨哟”!

激情一旦被撩起,任谁都浇不熄,签的协议叫做“十几年的友谊”,股权分配方式叫做“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分工方式叫“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种创业始于情感逻辑,看上去是生意,但是内核却跟商业没有多少关系,失败自然不言而喻。


跟朋友合伙做餐饮?没想清楚这四点都是在玩火


二、股权设置不合理,利不清则权不明

合伙创业失败的几乎90%以上都是平分股权,这是始于情感逻辑的“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但是在商业逻辑上讲,两个对等的股东,也就等于两个对等的意见,谁都不是老大,一旦意见不合,就只能靠一张嘴巴说服另一种嘴巴,下面员工,也会不知道听这张嘴巴还是听那张嘴巴。

最经典的案例,要数去年清华总裁班众筹开餐厅倒闭的新闻,30多个中国最顶级学府的总裁班学员,可谓人中龙凤了,集资700多万,大家出资金额一样,股权也一样,导致结果是这个团队没有leader,有些人出点力,有些人挂个名,但是出力的人跟挂名的人收益却是一样的,结果必然是大家都不了了之。

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朋友合伙创业问题多,但是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资源有限,不找人合伙同样独木难支,那么怎么才能正确地合伙呢?

第一、丑话说在前头,用商业逻辑打地基

合理的商业逻辑首先在股权设置,真格基金的创始人徐小平曾说过,合理的股权结构应该满足四个字:大而不独。

要做到这点,最佳的股权结构应该是5:3:2,或者6:3:1,第一股东不少于50%,第二股东不少于10%。

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就像上面讲的,当第一股东有51%以上的股权对公司才有控制权,你才是这个组织的leader,决策才会有效率。

而对于第二股东股权要大于10%,是因为一个合格的合伙人,他对公司的价值贡献要大于10%以上。不然,你找个合伙人,你95%股份他才5%,你的贡献是他的19倍,那就没有合伙的意义。

换个角度讲,你也要学会以这种股权设置,去寻找能力匹配、资源匹配的合伙人,根据商业逻辑出发找到人才与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很多合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自己有能力但是缺资金,而你找到的合伙人也只想出钱不出力,而当他的出资比例大过你,但是你又不想丧失公司的控制权,应对这样情况:

1、签署“投票权委托协议”,让他的投票权利转给你;

2、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他必须听从你的决策;

3、设立AB股制度,A股投票权是B股的两倍,这样即使你的有少数股权,也会有跟多的投票权。

最后是要签好散伙协议,中国古话说“散买卖不散交情”,合伙做生意难免会遇到合伙人想要退出的情况,所以提前签好散伙人协议,必须规定退出后股权的处置情况,回购价格,违约条款等,这是避免反目成仇最好的办法。

第二、脱离能力互补谈分工合作都是耍流氓

很多人合伙之前都谈好了分工合作,你负责外勤,他负责内务,设定好的责权利,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实中往往一方工作出现失误了,另一方难免质疑,然后就慢慢插手,久而久之,又变成合作不分工,相互指责。

这方面的榜样就要数SOHO中国的潘石屹张欣夫妇,他们的分工也是最普通的男主外,女主内,但是他们没有出现一般合伙人的分裂,是因为他们不仅分工合作,还做到了最重要的是能力互补。

潘石屹是国内做生意出身的土鳖,而张欣是外企打拼过的海龟,一个典型的“海龟陪土鳖”,一个熟悉国内经营环境就负责卖房子,一个熟悉国外的标准管理就负责建房子,彼此能力互补,才是不互相干涉的基础,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分工合作。

第三、共同进步,解决未来分歧

也有些合伙人经历了亏损的泥潭不分家,扛过了经营的困境不吵架,最后在扩大经营生意蒸蒸日上之时,却分道扬镳。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把原因归于彼此可以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但在参某看来,这只是表面理由,真正深层的原因在于认知不同步。

合伙创业抗得过创业初期,当时双方的认知学识复合当时的经营要求,但是经营扩大之后,当一家店变成上百家店,一家小公司变成一家大公司,它对于创始人的能力认知就会发生质变,而这时一旦双方不是共同进步,存在认知的差异,那么就为矛盾买下伏笔了。

小编曾采访过一个餐饮的老板,她跟合伙人一起创业十年,相安无事,但是当网络时代兴起,美团大众点评开始萌芽,她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应该开拓线上O2O市场,另一个对互联网认识不足,觉得O2O都是骗人的东西,正是这个认知的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导致了她们劳燕分飞。

第四、利用合伙人机制做好员工激励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然合伙做生意有满满的坑,但是利用得好,合伙人制度也可以在员工激励方面起作用。
小结:

如果问大家,你觉得中国最成功的合伙人是谁吗?也许很多人会说,是《三国演义》的刘关张,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刘关张在公元184年决定起义征讨黄巾军,直到公元214年在蜀中建立根据地,整整花了30年时间。

这30年间刘关张三兄弟一直处于颠沛流离,被动挨打的状态。但哪怕是居无定所,曹操还是挖不动关羽,分散不了他们三人,为什么呢?

马云谈到自己的组织观时,这样说过,三级的组织是共同规则,二级组织是共同利益,一级组织是共同信仰,顶级组织呢?是至情至圣。刘关张正是这样至情至圣的顶级组织,这也是我们所有合伙创业的终极榜样。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真格基金CEO徐小平说过的一句话:不要用兄弟情义来追求共同利益,一定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义。

祝愿大家的合伙创业,都有一个至情至圣的结局。

上一页:耗资2000亿打造世界第一大楼,高度超过云层
下一页:生意越来越难做,未来哪个生意暗藏金山?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 反馈中心 进行举报。

    如有投稿需求,可点击立即投稿
    免费建站
    品牌营销
    免费小程序

    精彩资讯

    更多>>
    网站建设

    热点关注

    更多>>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