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难,外卖贵,电商在涨价,烧钱模式失灵了?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9-02-20
阅读量:3418
作者:资讯小卡车

上周末,滴滴传出一则重磅信息,2019年将对非主业“关停并转”,同时整体裁员15%,涉及人数2000人左右。而就在不久之前,有媒体曝出滴滴2018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人民币。

滴滴曾经的对手美团,同样陷于亏损的泥沼中。2018年三季度,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24.64亿元,同比扩大157.92%。作为应对,美团在春节前后上调了配送费和包装费,同时大幅提高了商家的佣金水平。而美团一度扩张的网约车业务,已经暂缓了进军其他城市的步伐。

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滴滴、美团以及已经面临破产的OFO小黄车等互联网公司,都曾采用大量补贴用户的方式抢夺市场,并认为只要坐拥大部分用户,就可以进入流量收割阶段。然而事实是,以补贴起家的发展方式,从来无法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价值是由其盈利能力决定的,也是由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决定的。滴滴们选择的这条路,也许一开始就走错了。

打车难,外卖贵,电商在涨价,烧钱模式失灵了?

现象 | 新经济公司集体“失灵”

男青年小张,29岁,外企职员。过去两三年,受益于外卖行业的发展,让小张习惯了还没下班就点外卖,自己与外卖同时到家的日子。然而春节回来后,小张发现外卖不仅越来越贵,分量也不知不觉少了很多。

原来,各大外卖平台仿佛商量好似的,在春节前纷纷对餐饮商抽取更高的佣金。比如美团外卖、饿了么的服务费率由18%分别上涨至22%、26%;其他平台的涨幅也在1%-3%不等;而口碑网在3年免佣金政策结束后,已开始对入驻商家收费。

外卖佣金大幅度提升的压力,不仅直接传导到消费者身上,也让商家叫苦不迭。餐饮行业毛利润水平较高的也只有30%-40%,如今被外卖平台抽佣超过20%,这部分费用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买单。

打车难,外卖贵,电商在涨价,烧钱模式失灵了?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出行领域。春节期间,三妹在老家县城遇到一位亲戚,他在上海做滴滴司机已有多年。他抱怨说,现在不好干了,补贴也少了,手续也多了,还要办两证。他打算今年再干一年不干了,找点其他事情做。

春节过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普遍遭遇“打车难”。受司机返乡以及网约车资质审核严格的影响,打车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不平衡。滴滴只能依靠提高补贴等手段留住司机,甚至要求乘客支付额外的“春节司机服务费”。

而电商行业在经过野蛮的烧钱扩张后,也开始偃旗息鼓。在京东连续调升运费的背景下,终于实现了创业十年后的首次盈利,但代价却是用户的反弹。

曾经何时,滴滴、美团、OFO小黄车打着互联网“更高效”、“更便捷”的旗号,以革命者的心态改造行业。但如今看来,这种建立在补贴之上的“高效”和“便捷”,很难持久。

透视 | 生也补贴,亡也补贴

这并不是说,公司不能对用户进行补贴。在公司发展初期,使用补贴吸引用户已经成为了常用的引流手法。但若过于依赖补贴,而忽略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长久模式,则必然会遭到反噬。

以滴滴所在的出行领域为例。事实上,早有专家学者指出,出租车行业并不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出租车最大的成本在于车辆摊销、人力成本、油费等固定支出。网约车虽然会带来的匹配效率的提高,空驶率的下降以及出行需求的上升,但利润线最终会被较低的准入门槛拉回原来的水平。

而滴滴早期烧钱式的补贴,虽然快速获得了市场份额,也“自杀式”地将利润线降低到了无法承受的水平。在各路资本的助力下,这一问题或许并不严重。然而当资本停下狂奔的脚步时,这成了决定滴滴生死存亡的关键。

然而,滴滴却无法暂停补贴。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已经对补贴形成依赖,司机补贴一旦下降乃至停止就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下滑,从而导致乘客投诉的快速上升,补贴费一定程度上也是安抚费;而公共出行选择的多样性、不断伺机进入市场的其他竞争对手,都令乘客缺乏忠诚度。

同样在电商领域,商品配送服务同样是刚性成本,并不具备规模效应。快递费用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心理预期进行调整。而电商平台无差别的免运费政策,不仅自身难以盈利,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旦停止补贴,其对行业生态的破坏一时间也难以弥补。

本质 | 烧钱模式可以休矣

长期以来,新经济公司的基本商业逻辑是:概念先行,快速融资,跑马圈地,冲刺上市。许多公司并没有深刻思考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商业模式,而是追逐风口与概念,在三五年间尽可能多的融资,最终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接盘。

而无止尽的烧钱补贴,正是从属于这个商业逻辑之下。毕竟,苦炼内功投入大,短期收益不明显,而烧钱是快速抢占市场最直接的方式。

打车难,外卖贵,电商在涨价,烧钱模式失灵了?

以滴滴为例,6年时间已经经历了18轮融资,一共涉及30几个投资机构及个人,融资额总计超过240多亿美元,这使滴滴成为世界范围内融资轮数最多的未上市科技公司。

然而任何创业都无法脱离其所在的经济周期和市场趋势。一家靠烧钱烧出来的公司,一旦无法继续融资,也就走到了生死时刻。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春节,大批互联网公司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员优化调整,滴滴、OFO不过是这份长长的名单上的一员。

而任何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如果违背了商业常识,注定会失败。所谓的商业常识,就是这家公司能否真正提升行业效率,降低行业成本。做不到这一点的公司,烧钱只能烧出个大窟窿,最终伤害的是行业生态和消费者的利益。

结语:朝错误的方向前进,无法到达目的地

随着互联网网民及规模红利殆尽,以烧钱模式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也走进了死胡同。若不调转船头,及时改变核心战略和发展方式,优化盈利模式,做到真正提升效率,推动行业升级,这些新经济公司或许将很快褪色。

上一页:银行卡上有这两个字的要留意,我也是刚知道,看完尽快提醒家人
下一页:隐形成本超出想象 滴滴怎么亏掉109亿的?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 反馈中心 进行举报。

    如有投稿需求,可点击立即投稿
    免费建站
    品牌营销
    免费小程序

    精彩资讯

    更多>>
    网站建设

    热点关注

    更多>>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