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亏8个亿,投资人对瑞幸还有多少耐心?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9-02-15
阅读量:2988
作者:小爱

曾经承诺每15小时开一家店的星巴克可能想不到,在过去一年,中国市场会有开店速度更快的新兴对手——瑞幸咖啡,计划每3.5小时开一家新店。不久前瑞幸宣布要在2019年新开2500家门店,使其门店总数达到4500家。而星巴克当前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也才3600家左右。在门店数量扩张的步伐上,瑞幸要在今年超过星巴克。

从小米、滴滴、ofo、摩拜等快速崛起并带有互联网特征的本土企业来看,瑞幸咖啡的套路与他们有着诸多类似之处。

血亏8个亿,投资人对瑞幸还有多少耐心?

瑞幸咖啡符合中国本土新兴崛起的互联网巨头模式的典型特征:

01 依赖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支付普及的红利(外卖咖啡) 02 依赖低价与补贴这种战略性亏损来快速扩张、抢占市场(2018年前九个月,瑞幸咖啡累计营收为3.75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4.33亿元人民币,净亏损达高达8.57亿元人民币) 03 注重扩张规模与效率,相对忽视质量(快速扩张门店,一年多的时间,瑞幸咖啡已在全国建成门店2000多家) 04 极度依赖资本输血(2018年4月15日,瑞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2018年7月,完成2亿美元的A轮融资;2018年12月,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三次融资累计超过4亿美元) 05 打年轻牌(瑞幸的目标市场是喜欢咖啡外带或配送上门的上班族和学生) 06 不惜成本的进行营销

瑞幸有小米的性价比打法,也有滴滴、共享单车烧钱抢市场的打法。因此,尽管中国是星巴克增长最快、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博圣轩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说,过去的竞争促使星巴克把重点放在更高端的精选咖啡品类上。这家美国连锁企业最近开始打折,这让她联想到美国优步公司与中国本土竞争对手滴滴出行之间的价格战,滴滴后来将这家美国网约车巨头赶出中国市场。

血亏8个亿,投资人对瑞幸还有多少耐心?

但在咖啡市场,这种模式真的能够成功吗?

瑞幸咖啡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星巴克的消费降级。买一杯咖啡可以省30%左右的价格,并通过APP分享补贴以社交裂变的方式传播与营销。但在中国的咖啡市场要成功,可能会面临市场的特殊性。

首先需要认识到,喝咖啡不是刚需,外卖咖啡不属于刚需市场。瑞幸过去一年近9000万杯的销量其中有多少是消费者的尝鲜式买单?它的销量能否持续增长?

星巴克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空间与体验。卖点不仅仅是咖啡本身,而是其线下门店的社交、休闲与放松的空间体验。在这里,服务与体验是核心竞争力。

血亏8个亿,投资人对瑞幸还有多少耐心?

这也是瑞幸这种追求快速增长的互联网模式的短板。通过全自动咖啡机以最节约时间的方式来满足门店周边客户的外卖订单,它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文化调性与品牌高度。

对更注重价格的外卖咖啡而言,瑞幸更有竞争力,在外卖市场,星巴克很难动摇瑞幸的主导地位,星巴克也很难自降身价与瑞幸比拼性价比。

在线下门店的体验与服务方面,瑞幸短时间内也做不过星巴克。

瑞幸的隐患在于,它是被资本催大的,纵观国内互联网市场以前期战略性亏损抢占市场份额的闪电战来看,如果创业公司在大规模亏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之后,后期依然无法实现盈利,资本变脸往往也来的非常快。

瑞幸的另一大隐患在于,它的性价比标签一旦形成,后期很难再向高端市场迈进。

血亏8个亿,投资人对瑞幸还有多少耐心?

瑞幸成本投入非常大,但品牌力提升非常慢,根据瑞幸披露的财务数据估算,在 2018年,平均一杯瑞幸咖啡的成本可能高达30元,高于星巴克的22.8元。这里的成本不只包含咖啡豆、奶、糖、杯,还包括人力、水电、租金、管理、营销、设备折旧成本。

资本是逐利的,此前有报告指出,2019年互联网资本市场对盈利预期与变现的诉求更为强烈,从瑞幸这种互联网咖啡模式的特点来看,如果在未来1~2年无法实现盈利,资本停止烧钱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伴随门店数量扩张而来的,是更加艰难复杂的回报率。门店扩张受制于城市、地段与当地市民的消费习惯与收入水平以及人口密度,在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在五环内与五环外,同样的门店扩张带来的回报与销量是不对等。

这意味着,它的扩张速度快,成本投入大,但销量很难伴随门店扩张形成梯度增长,过早把市场做到饱和。实际上,不同地域、城市、地段的潜在消费者的数量与需求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这很可能带来的是亏损额度持续扩大。

也要说的是,瑞幸的出现对于咖啡消费市场是一件好事,瑞幸与星巴克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它会给星巴克带来一定的紧迫感,让星巴克重新审视自身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与服务,也能带动咖啡市场的竞争,挤压咖啡市场的水分与利润。

血亏8个亿,投资人对瑞幸还有多少耐心?

瑞幸这种模式,依赖资本砸钱开店、买设备,依赖资本补贴卖咖啡、吸引客户,它并没有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一旦资金链断裂,面临的风险就非常大。

纵观国内资本市场一向追逐赚快钱、追求短时期回报率而快速套现的调性,资本可能等不了太长时间。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瑞幸可能会成为咖啡界的下一个ofo,瑞幸的未来并不乐观。

上一页:莫非是偶然?苹果窃听后美国巨头再出威胁:谷歌秘造“杀人机器”
下一页:当物联网与大数据牵手成功,会发生什么?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 反馈中心 进行举报。

    如有投稿需求,可点击立即投稿
    免费建站
    品牌营销
    免费小程序

    精彩资讯

    更多>>
    网站建设

    热点关注

    更多>>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