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9-04-19
阅读量:3850
科幻预言的书本,影视作品中不少当时被人们认为天马行空的东西,若干年后不少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相信一些朋友可能也听说过40年前国内非常流行的一本科幻著作《小灵通漫游未来》,里面讲到的什么家居机器人,可以视频的手表,人造器官等等许多对于未来的幻想。如今都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其中有一篇章节就专门讲到了“未来汽车”,它可以简单设置速度高度等参数后就可以自动行驶还能规避障碍物,这个景象和今天的无人驾驶的产品是如此的相似。 不仅我们中国有对于未来汽车的想象,连西方外国的科幻作品中也对未来汽车交通工具做了丰富的想象,电影《第五元素》里的悬浮飞行汽车无疑给我们观众对未来汽车的样式又提供了一种想象的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那天还有多久呢?这种汽车从设想到完全落地实现还有哪些门槛有待突破呢? 一,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门槛。几十年前家用电脑都没有普及,消费者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和熟悉也就是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汽车产业虽然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将高科技信息技术,云技术融入到汽车行业也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时髦”概念。像超级计算机技术,5G甚至6G技术,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都比较发达的今天,才有可能去思考或设计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产品。毕竟要完全成熟的实现智能无人驾驶的车辆,首先要解决新技术的成熟度和安全性,因为任何新技术的采纳必定会导致所匹配的载体自身兼容性和稳定性的考量。就像飞机产业,每一代新款飞机的设计理念其中新技术的采用比重不能超过30%左右的限额,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新产品不会因新技术采用过多导致操作的不稳定性从而引发安全风险。所以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在采用新技术的时候前提是要保证使用者和相关周边人员的安全和载体自身的稳定可靠性。目前很多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公司都在投入巨额资金人力物力研发高效可靠的无人驾驶的产品,像谷歌,百度等IT企业都已经涉猎该领域,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门槛。高技术的采用也意味着汽车生产的成本会增加,除了原有的动力驱动系统外,还需要增加检测感知系统,高速运算处理系统,互联网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安全保障等配套系统,这些产品的增加会使车辆的售价也倍数增长,对于消费者而言将来这种车辆的价位能不能被广泛接受也是一个大大的疑问,毕竟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不再是单一孤立的产品,它需要一整套的配套设施才能保证车辆的正常操作,比如在全国大小路面安装识别设施,固定信号发射器件,或者喷涂精准清晰的路面标线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将不可能由一家或几家车企完成,这个更需要国家从大的格局大的市场规划上以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出强力支持才有希望达成这项宏达的目标。 三,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门槛。因为车辆将是由软件操作,不再需要专门驾驶人员驾驶,那么就必然会遇到道路违章的法律处理的问题,如果产生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以人为主还是以车辆设备为主,以乘客为主还是以车辆所有人为主,都是一个全新的法律问题。所以即便智能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完全具备了可靠成熟上路的水平,但上路之前国家或地方必须针对这个新的事物研究制定出匹配规范的法律条文,对这种将来可能遇到的交通法律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四,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生态”门槛。交通市场也是一个经济生物链,一个新产品,新技术的问世,必将促进相关产品配套产业或配套行业的诞生,智能无人驾驶车辆的问世,因为其特殊的技术属性将来在市场上很可能是类似共享单车的数量级别的规模发展而不大可能是散兵游勇,孤立产品单独针对终端个别客户的推广模式,那必将导致整个市场衍生出庞大的维修养护的市场,能源或新能源的供给市场,路政的维护养护市场等诸多相关的汽车生态链。所以如果这些配套衔接的环节没有处理好的话,那么就会跟今天购买电动汽车因为找不到充电桩一样会成为消费者的使用痛点,这样对于产品的推广是极为不利的。 虽然新事物的诞生,其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和困难,但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某一天智能无人驾驶的车辆终将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更加舒适和优秀的体验。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